2025年9月1日下午3时,思政中心教研组在办公楼一楼会议室组织召开新学期教研活动,活动分为集中学习与集体备课两部分。本次活动由郑双老师主持,党委书记李爽、副校长凌凡,教务处主任杨相国及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
活动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展开。李爽书记以《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为题,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师使命与担当的专题讲话精神,强调思政课教师应坚定理想信念,以信仰传递信仰,以情怀感染学生,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四点希望与要求:一坚持高站位教学,心怀国之大者,坚守教育自信,实现铸魂育人;二提升教学内涵,让思政课真正入心入脑;三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主动爱学、学好思政课;四要凝聚教研组集体力量,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凌凡副校长对《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进行解读,聚焦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路径,鼓励教师积极运用数字技术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增强课堂吸引力和实效性。同时,她结合教学实际,引导全体思政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共同构建数字思政课堂新形态。
杨相国主任也为教研组集体备课提出宝贵建议。他指出,思政教师首先要善于发现美、传播美,引领学生传递正能;并鼓励全体教师要坚持不懈开展集体备课,找准自身职业发展的新方向。
在集体备课环节,郑双老师明确了本学期教研活动安排:组建学科备课组,推广“故事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征集“行走的思政课”实施方案。
会后,各备课组按专业分组展开研讨,涵盖冶金、装备、信息、机电、自动化等多个方向。各组分别由骨干教师牵头,重点攻关教学难点,共同开发PPT、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推动教学资源共享与优化。
此外,教研活动明确提出推广“故事思政”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讲述生动故事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与亲和力,并计划以迁安本土故事为基础开发校本教材,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
“行走的思政课”成为本次研讨的热点话题。继2025年6月成功开展木厂口镇红色之旅后,教研组将继续推进工业之旅、农业之旅、生态之旅等实践教学活动,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
此次教研活动系统谋划、内容充实,既体现了学校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也展现了思政教师队伍团结协作、积极创新的精神风貌。全体参会教师一致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遵循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供稿:冶金工程系
编辑:杨 静 杨 航
校对:马 骥
责编:凌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