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迁安市中小学职业体验基地暨职特融合实践基地在迁安职教中心正式揭牌,引发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河北共产党员网、唐山劳动日报、唐山电视台、唐山广电网、唐山教育、冀云迁安、迁安融媒体中心、迁安发布、瞰迁安、迁安教育、迁安信息港等16家中央、省、唐山市及我市媒体全方位关注、多角度报道。数据显示,揭牌一周内,相关报道全网阅读量突破200万人次。
两大基地以“职业启蒙+融合教育”双轮驱动,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职特融合”的立体化实践平台,被媒体誉为“中小学生感知职业魅力的全新窗口”。
央媒视角聚焦全国示范意义:人民网、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以《河北迁安:中小学职业体验基地揭牌 助力学生职业理想启蒙》为题,指出迁安市在职业启蒙教育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地方媒体深耕本土实践:《唐山劳动日报》以《迁安市中小学职业体验基地揭牌 学生乐享职业启蒙第一课》为题,在要闻版进行报道。强调基地作为“启蒙课堂”的起点价值,报道中迁安市第二初级中学学生刘佳昕体验3D打印技术的案例,成为“职业认知从兴趣萌芽到理性规划”的生动注脚。
迁安发布公众号《迁安中小学职业体验基地暨职特融合实践基地揭牌》等报道,详细呈现揭牌当日场景——机械加工区的3D打印演示、非遗传承区的剪纸制作、餐饮服务区的折叠餐巾等,展现基地“理论+实践”“传统+现代”的多元体验模式。
迁安市职教中心中小学职业体验基地以“机械加工、电气控制、平面设计、幼儿保育、非遗传承、现代农业“六大核心板块打造沉浸式职业启蒙场景,构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职业启蒙平台。各基地体验以参观实训为核心,辅以理论讲解,让中小学生深入感受职业氛围,触摸职业脉搏,帮助他们了解职业的多样性与价值,构建职业认知,树立职业理想,为未来的学业规划、职业选择埋下“兴趣的种子”,筑牢终身职业发展根基。
职特融合实践基地则成为特殊学生的“技能孵化器”,精心打造了3D打印、非遗剪纸、客房服务等体验项目,既有现代技术的前沿探索,也有传统文化的匠心传承,更有针对特教学生的个性化课程设计。通过技能培训赋予他们自立自强的能力,实现“以技赋能、融入社会”的温暖愿景。
除传统媒体外,迁安发布视频账号、迁安信息港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等形式,立体化呈现基地揭牌盛况与学生体验细节。镜头中,初中学生用3D打印技术制作设施模型、小学生在传承人指导下捏紧剪刀,红纸碎屑簌簌落桌等画面,直观展现基地“薪火传匠心 融通向未来”的理念;《瞰迁安》栏目通过航拍镜头展示基地全景,突出其作为区域职业教育枢纽的辐射作用。
多家媒体的关注,既是肯定,更是鞭策。迁安将以两大基地为依托,开发更多符合学生需求的优质课程,完善“职普融通、职特融合”的育人机制,与各中小学、特教学校紧密协作,共同构建从职业启蒙到实践赋能全面贯通的立体化职业启蒙教育生态,力争将职业启蒙教育打造成迁安教育的新名片。
来源:迁安信息港网络公司
供稿:培训处
编辑:杨 静 杨 航
校对:马 骥
责编:凌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