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 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工业互联网协同制造赛项(中职组)决赛圆满落幕。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师生表现出色,宋玲玲、张宏两位老师获教师组团体二等奖,阚哲、杨鑫浩获学生组团体一等奖,朱昭辉、周嘉获学生组团体三等奖。学校还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奖及最佳组织单位奖。工业互联网协同制造赛项以工业互联网协同制造关键技术为核心,竞赛内容涵盖工业网络应用技术、可编程控制器(PLC)应用技术、人机交互终端(HMI)应用技术、数字孪生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RFID无线射频技术、运动控制综合应用等内容,综合考查参赛选手作业能力。
备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备赛过程中,师生们面临着重重困难。首先,该赛项所使用的软件与学校日常教学软件存在较大差异,另外又增添了NX新软件,这对师生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软件不熟悉,意味着他们需要从头开始学习软件的操作流程、功能模块以及应用技巧等。教师们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各种途径钻研新软件。他们查阅大量的网络教程,仔细研究每一个操作步骤,对软件的性能和特点进行深入挖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也积极投入到软件学习中。他们反复练习,不断摸索软件的使用规律。遇到操作失误时,他们不气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操作方法。项目进度受阻时,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正是凭借着这种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师生们逐渐克服了软件不熟悉带来的障碍。
然而,困难并非只有软件这一项。学校硬件设施的不足,更是给备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没有与赛项完全匹配的硬件设备,意味着师生们的训练条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面对这一困境,学校尽力多方协调资源,希望能够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备赛条件。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仍无法完全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们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模拟训练、借助有限的替代设备等方式,尽可能地弥补硬件不足的缺陷。教师凭借自身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向学生详细讲解相关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学生们则通过模拟操作等方式,强化记忆和理解。他们明白,虽然硬件条件有限,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在赛场上展现出自己的实力。
拼搏:全力以赴,不留遗憾
教师们在备赛期间,除了应对软件和硬件的挑战,还承担着日常的教学任务。但他们依然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积极钻研赛项技术要点,精心制定训练计划和指导方案,全程陪伴和指导学生训练。他们常常熬夜查阅资料、分析赛题,为学生提供精准的指导意见。在备赛的关键阶段,教师们更是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与学生一起进行模拟比赛,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他们的付出,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源于对学生的责任,更源于对学校荣誉的坚守。
学生们在学校备赛期间,同样展现出了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对技能提升的强烈渴望。他们按照教师制定的训练计划,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反复练习各项操作技能,不断优化团队协作流程。面对困难,他们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相互鼓励、相互支持。遇到技术难题时,他们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在训练遇到瓶颈时,他们互相加油打气,寻找突破的方法。
赛场:沉着冷静,绽放光彩
比赛当天,来自全国的参赛队伍汇聚一堂,竞争异常激烈。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师生们在赛场上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没有丝毫怯懦,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在备赛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沉着冷静地应对比赛的各个环节。在操作流程的执行上,他们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在技术难题的攻克上,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巧妙地解决问题,展现出精湛的技艺;在团队协作配合上,他们相互信任、默契配合,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比赛现场,他们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赢得了评委的认可,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展望:再接再厉,续写辉煌
此次比赛取得的成绩,不仅是学校在技能大赛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更是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师生团队精神、专业素养和顽强意志的集中体现。这背后,是教师们的辛勤付出,是学生们的努力拼搏,是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未来,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将继续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锻炼机会和平台。相信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一定能够在职业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供稿:冶金工程系
编辑:杨 静 杨 航
校对:马 骥
责编:凌 凡